学术动态
“新时代争做合格传媒人”系列活动专题报道之五十七——我院举办“在学术研究和新闻采编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沙龙
为深入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化教师科研意识与学术素养,2025年4月8日下午,我院在文质楼C115会议室举办“在学术研究和新闻采编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学术沙龙。传播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科研处副处长王魁星到会指导。
学院党总支书记付秀峰、院长汪鹏对科研处长期以来对传播学院科研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对王处长参加本次学术沙龙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沙龙的背景与宗旨。王处长结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强调科研选题应紧扣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现实问题,展现社会价值。他鼓励广大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强化方法论训练,注重研究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在学术分享环节,三位教师围绕“在学术研究和新闻采编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展开讲座交流。
潘冬珂博士带来《人工智能在短视频创作中的应用与挑战》,从AIGC技术如何介入短视频内容生成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对新闻表达、传播伦理及创意机制的冲击与融合可能。
何向向博士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广播电视演艺资源数智化发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研究》,结合教学与管理经验,探讨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媒介资源的融合路径及教学改革实践。
韩云老师以《从党媒群众路线看当下主流媒体转型困境》为题,深入剖析当前主流媒体所面临的受众分化、传播力下滑等现实问题,并从坚持群众路线与内容转型双重路径提出思考。
在总结阶段,汪鹏认为三位老师选题鲜明、视角独到,紧密结合学术前沿与实践问题,展现了我院青年教师的思考深度与研究潜力。面对新质生产力加速演进、传媒生态持续重构的现实背景,全体教师应增强前瞻意识与危机意识,注重课程内容与新技术的融合创新,提升课程适应性与专业育人能力。他还就我院科研发展提出具体建议:一是找准研究方向,形成清晰稳定的学术定位;二是积累个人研究优势,聚焦三至五个研究领域逐步深化;三是关注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参与学术会议与研究交流,提升科研格局;四是合理统筹教学与科研,实现“双轨”协同发展。
本次学术沙龙作为我院“新时代争做合格传媒人”系列活动之一,聚焦新时代传媒教育背景下的科研方向与教学变革,强化了教师对学术规律与行业趋势的理解,有效推动了科研教学融合与学术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