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院实践课考核作品评审顺利完成
记者:张东葵 郭明超
针对实践课的性质,为切实检验学生技能养成情况,本学期我院电视摄像、新闻摄影与新闻写作等3门课改革考核方式,引进行业专家主持评审,用作品说话,3位行业一线专家和我院专业课教师一起对作品打分,实践课程考核真正落实到了考核学生动手能力。
“技术其次,想法最重要”
1月6日上午,《电视摄像与非线性编辑》课程考核主持人、中国新闻奖得主、河南电视台晚间新闻制片人韩云老师早早来到评审现场,大致了解了同学们的作品情况。任课教师贾金利、高季晨参与评审。 据悉,本学期《电视摄像与非线性编辑》课程考核采取分组拍摄作品、以作品质量评定成绩的方式,13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109名同学分成了22个小组,每个小组要完成1条电视新闻,1个视频短片。记者在评审现场看到,评审分为作品点评与评定分数两个环节。在韩云老师的主持下,3位老师观看作品之后,对每一部作品深入点评、热烈探讨。韩云老师对我院教学水平及学生作品的质量给予充分肯定,正果工作室的《Always online》、绯闻工作室的《我懂你》、LED工作室的《任性》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同时指出,电视新闻作品中普遍存在镜头语言单一、声画关系不够紧密等问题,这要求日常教学更加注重实战性,注重专业基本功的训练。针对视频短片存在的问题,韩云老师认为,拍摄、编辑等技术手段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创意,是想法,而这要求学生整体文化素养、艺术视野与眼光的不断提升。
“要具体,更要细节”
1月6日下午14时,大河报首席摄影记者白周峰与我院尚文静老师共同评审了13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新闻摄影作品。 据悉,新闻摄影课程采取闭卷考试与作品评审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分值3:7。评审现场,针对“主题、技术、构图、光线、色彩、标题”六个方面,评委们分别点评,逐一打分。 “学生们的摄影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主题选取也比较好,但是内容与主题的契合度不够。要找出有代表性的人或物,要具体,更要细节,使主题更加明确”,白周峰老师建议。
“先说事实,再说原因”
1月6日下午,新闻写作作品评审与新闻摄影同时进行。河南日报社总编室主任陈炜与我院何清老师对13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消息作品进行评审。据悉,新闻写作采取闭卷考试与作品评审三七开的考核方式。在消息评审中,评委分别对“选材、内容、语言、标题、导语、时效性、内在逻辑、新闻价值”8个指标进行打分。陈炜老师认为,学生消息作品整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除了文字功底薄弱、语言拖沓之外,还有虚题太多、文不对题等现象比较严重,“要先说事实,再说原因”。他建议,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采访对象的动作、语言等细节,把消息写实。要多学习多模仿优秀的新闻稿件,琢磨体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