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传播学院召开技能实践课教师研讨会
记者:杨元菊詹贝贝王向阳
9月29日下午,传播学院技能实践课教师研讨会在外语楼B315召开。院长范红娟、副院长靳海涛、外聘行业专家丁远、赵晨、程魁生、党子硕、传播学院教师贾金利、何清、尚文静等出席研讨会。
为了配合教学活动规范化,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相关教师围绕基础/高级采访与写作、电视摄像与非线性编辑、基础/新闻摄影三种技能课程,就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进度、考核标准四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采访与写作课的三位任课教师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基本一致,强调要使学生掌握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的能力。各位老师就这两门课程发表了各自见解。何清老师提出,应精讲理论、加大实践力度,郑琪老师认为应增加理论课程的课时,彭芳老师则提出增加时政会议类新闻、人物事件类新闻的写作实践。“记者素养、新闻采访课时是否太多?新闻写作课时是否太少?”靳院长对课时安排提出了疑问。范院长认为,三位任课教师应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上达成一致,以技能为中心、明确技能目标,要以18个标准周16个课时周作出详尽安排。
接下来,针对电视摄像与非线性编辑课程,贾金利老师首先介绍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度、作业和期末考核方式。行业专家老师们均强调了“镜头感”的练习。外聘教师党子硕提出学生应多拍多练,程老师提出要通过摄像者体现镜头感,丁老师则表示要让学生学会用镜头讲故事,把以后工作中所需的技能糅合到教学中。最后,靳院长建议任课教师把授课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镜头感上,内容上突出着力点。
随后,尚文静老师简单介绍了摄影课程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实践考核标准。程老师和赵老师建议每节课都要进行优秀作品赏析,以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并就学时安排和评分标准提出意见,提高技术、构图、色彩、表现力的评分比重。范院长认为:“这门课程应使学生掌握整体表现力,应在技术层面上提高艺术水平。”
最后,范院长总结说:“这次教研会十分成功,解决了我院技能课程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其他课程的教学安排树立了一个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