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教学业务专题之二: 我院召开“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研讨会
传播学院2016—2017年(上)教学业务专题之二
我院召开“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研讨会
新闻中心讯(记者:李红霞 高梦梦 王秋梦 廉凯宏)10月25日下午,我院在外语楼B315召开主题为“课后作业如何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新闻传播业务教学研讨会。院长范红娟、副院长靳海涛及我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研讨会上,我院教师围绕“如何布置课后作业”“布置作业的目标是什么”“学生完成情况如何”“是否检测和达到设定目标”“有何创新措施”等方面的话题进行了激烈讨论。
首先发言的是文化素质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师们。其中,担任《中外文学作品选读》和《大众文化通论》课程的杨琦老师认为:在授课方面,要将基础理论讲透,讲学科内容与新闻传播专业联系起来,并要注重书本与现代社会的贯通;课后她采用的是留书面作业给学生,然后再进行评分,检验发现学生抄袭现象过多,而以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的方式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最有效、真实、客观的。院长范红娟点评时指出:用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作品可以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可以拓宽学生论文的选题范围、规范论文的写作格式。
随后,担任《戏剧文学》和《中外文学作品选读》课程的尹诗老师认为,难点的内容会增加相应内容的作业力度,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她平时会向学生布置论述题类的作业,来促使学生课下借阅原著,增加阅读量,从而拓展思维的深度。并着重强调针对专升本学生的古代文学科目要加大对文言文原文解读力度。副院长靳海涛点评指出,要加大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引导性,建议老师们要针对自己所授课程开列书目给学生,尽可能帮助并督促学生多读原著。
接着,担任《应用写作》和《剧本创作》课程的束辉老师表示,对于学生完成作业的亮点一定要表扬,对平时学生创作的好作品进行点评,让学生们互相借鉴学习。束辉老师还用微信放红包等趣味方式激励学生,提高了学生们写作的积极性。范红娟院长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简短的点评,她认为我院学生们有创意、有灵性,但在写作上存在着创作能力差、选题过窄等诸多问题,因此,先让学生根据模板进行模仿性创作、慢慢再从理论知识中去创作。
担任《影视鉴赏》课程的姜山老师则认为,要学好《影视鉴赏》这门课,首先要让学生多看成熟而著名的影片,理解和学习“大师们”的视听语言、色彩运用等知识,并重视学生美学层面的挖掘,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但他发现通过课后作业来验收学生听课效果,效率并不高。对此,靳海涛院长建议,教师们可以适当放低作业目标,一定要主抓落实。他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到要充分利用课后作业达成教学目标,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
除此之外,技能类专业主干课老师们的发言也同样精彩。担任《电视摄影与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贾金利老师向在座的各位老师介绍自己的经验。她说,检验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要分三步走:第一,课堂作业要覆盖所学的基本知识点;第二,月作业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影片呈现;第三,期末时再次验收学生课后作业。贾金利老师认为课后作业一定要反复练习,必须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学生作业中不足的地方,需要时要求学生重新完成,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都有所进步,完成较好。
担任《网络新闻编辑》和《新闻评论》课程的李军锋老师检验学生课后作业的方法比较创新,是利用看学生微信群的方式来判断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督促学生一定要落实课后作业任务,并且他会与同学们一起分析、解决作业中的难题。
讨论会的最后,院长范红娟做出总结。她指出,课后作业练习是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写作训练的主要手段,她要求各位老师对布置课后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作出考量,要注意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另外要将课后作业的验收、点评、修改环节做好,提高学生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最终目的是要让课后作业发挥作用,使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