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新时代争做合格传媒人”活动专题报道之十七: 我院组织开展“好记者讲好故事进校园”活动(一)
(来源:院新闻中心 作者:王雨欣 安佳琪 韩冰洁)
9月29日下午,我院组织召开 “新时代争做合格传媒人——好记者讲好故事进校园”主题学习会议。我院党总支书记付秀峰,院长范红娟,副院长蔡莹及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蔡莹主持。
会议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河南省2019年记者节特别节目“好记者讲好故事”中三名记者的精彩讲述: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电视台记者陈涛丽讲述大国工匠王建勋为祖国建设奋斗的身影;商丘柘城县融媒中心记者李坤龙展示了农村养殖户马林的追梦历程;新华社河南分社史林静呈现了基层百姓生活中一个个凡人微芒的动人故事。
韩云老师站在从业者的角度分析了什么是好记者,什么是好故事,以及怎样讲好故事这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他强调,首先记者是一个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劳动者,吃苦能力是一个记者最基本的能力;记者扎根基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用火热实践采写编发的新闻就是好故事;“讲好故事”应该具有的三个标准:紧扣时代,解决社会需求、百姓心声,反映人性、触及灵魂。
蔡莹提出,“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是新时代传媒人提升新闻业务能力的需要。优秀记者通过讲述他们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好故事,展现出他们扎实的新闻理论素养、高超的新闻采编水平、高尚的新闻职业道德,树立和传播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传播学院师生要学习他们先进事迹,以提升业务本领为关键,为争做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接班人而努力。
范红娟指出:“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的开展,旨在提高全院师生的政治意识、思想认识和专业素养。我院要培养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地方型、应用型、技能型的全媒体人才,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小四力的能力意识,又要注重“公信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大四力的提升意识,要把学习成果落实到教学、科研实践中去,稳步推进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发挥传播学院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
会上,高季晨、莫艳鹏、孙一粟三位教师也分别从自身工作出发,分享了对此次学习的所思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