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网站首页

“郑州加强文化传播力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我院成功召开

(来源:院新闻中心 作者:高蕊 靳琨 孙梦花 陈昱潼)

1123日下午,郑州加强文化传播力建设专题研讨会暨郑州市2021年度社科学术年会郑州师范学院传播学院分会在我院文质楼会议室C115举行。会议由范红娟院长主持,参加人员有赵长海、赵富海等专家及我院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为响应疫情防控号召,部分人员无法到达现场,故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微信图片_20211124182405.jpg

赵长海研究馆员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游记,在于个人能不能够把它写好”一句话表明游记文献的重要性。他首先说明了游记融入了作者的见解与思考,具有文学性吸引力和独特的学术历史价值。其次,他指出游记的研究对河南文物修复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可以进一步的促进旅游开发,推动河南文化传播。但同时,他也说明,河南文献处于全国凹陷地带,文献的开发整理较不完善,因此学者要打好基础,深度开发、深入挖掘、细致整理文献,才能体现郑州古都的文化韵味。  

微信图片_20211124182422.jpg

赵富海专家以故事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郑州的历史文化底蕴,阐述了农桑文明的根在郑州,农业的起源在郑州。他还提及,在1990年前后,作为工程的遗址全国有九处,而郑州就有五处。

“行远自迩,履践致远”则是莫鹏燕老师的演讲主题。她首先强调了文化强国政策下文化强省的重要性,其中利用郑州文化资源推动郑州未来的文化传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州势必要发挥其地理、历史、发展优势,加强郑州文化传播力。同时,她也指出郑州文化创新缺位,致使传播停滞,创新错位,徒增传播阻力。总体来讲,只有立足郑州文化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分析,精准定位,补短扬长,才能讲好郑州故事。

随后,韩云老师对于此次会议发表了重要感想,关于如何讲好郑州故事,他指出讲中国郑州故事,不仅要有宏大的历史,更要关注到生活中温暖的人和事,媒体传播要具有人文精神,方能彰显郑州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质。

最后,范红娟院长总结到:没有文献,就没有文化支撑,就没有郑州的文化,更遑论郑州的文化传播。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文献,加强历史文化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才能树立起郑州文化品牌形象,彰显古都魅力。